施旭光医生:慢性胃炎艾灸方案:分阶段对症选穴,调理脾胃
发布时间: 2025-03-19 浏览量:0 来源: 宏韵中医消化脾胃科
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中医认为,慢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、气滞血瘀所致。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能够温通经络、调和气血,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。施旭光医生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套针对慢性胃炎的艾灸方案,分为三个阶段对症选穴。
第一阶段:温中散寒
慢性胃炎初期,多表现为胃寒症状,如胃痛、腹胀、食欲不振等。此时,艾灸应选择温中散寒的穴位。
中脘穴:位于腹部,脐上4寸,是胃的募穴,具有温中散寒、和胃止痛的作用。
足三里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,具有补益脾气、增强脾胃功能的功效。
脾俞穴:位于背部,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具有健脾益气、改善脾胃虚弱的功效。
第二阶段:调理脾胃
慢性胃炎中期,脾胃功能逐渐恢复,但仍有气滞、血瘀等问题。此时,艾灸应选择调理脾胃、活血化瘀的穴位。
胃俞穴:位于背部,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具有和胃止痛、缓解胃部不适的功效。
三阴交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,具有活血化瘀、调理脾胃的功效。
天枢穴:位于腹部,横平脐中,前正中线旁开2寸,具有疏调肠腑、理气止痛的功效。
第三阶段:巩固疗效
慢性胃炎后期,脾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,但仍需巩固疗效。此时,艾灸应选择补益脾胃、固本培元的穴位。
Latest article
最新文章
- 林穗芳医生教你:从胃痛位置自查疾病 2025-05-01
- 唐永祥医生谈:胃食管反流病,早干预远离反酸烧心困扰 2025-05-01
- 林穗芳医生谈:依据胃痛位置判断疾病 2025-05-01
- 唐永祥医生谈:精准辨别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症状 2025-05-01
- 林穗芳医生谈:从大便黏腻不成形看脾胃湿热 2025-05-01
- 林穗芳医生谈:长期食欲不振与脾胃虚弱的关联 2025-05-01
- 唐永祥医生提醒:莫名消瘦、乏力,当心慢性胃病并发症 2025-05-01
- 林凯玲医生提醒:药物滥用伤脾胃,这些常见药需警惕 2025-05-01
- 林穗芳医生揭秘:大便黏腻不成形,脾胃湿热的典型症状 2025-05-01
- 唐永祥医生:重视儿童脾胃失调,别忽视挑食、发育迟缓 2025-05-01
- 施旭光医生:长期压力大,脾胃很受伤 2025-04-28
- 林穗芳医生揭秘:脾胃虚弱的养胃食材与食谱 2025-04-28
- 施旭光医生解析脾胃虚弱的形成与预防 2025-04-28
- 林穗芳医生:胃胀气反复发作,病因与缓解法揭秘 2025-04-28
- 许仕杰医生揭秘:长期用抗生素与胃黏膜损伤关联 2025-04-28
- 林穗芳医生:胃溃疡恢复期饮食禁忌须知 2025-04-28
- 林穗芳医生全解析儿童积食明显特征 2025-04-28
- 许仕杰医生解析儿童脾胃失调病因 2025-04-28
- 林凯玲医生:饭后胃痛,胃炎还是胃溃疡?自查指南来了 2025-04-28
- 施旭光医生深度剖析:暴饮暴食为何易引发胃溃疡 2025-04-28
联系我们
宏韵中医门诊部(广州)有限公司
预约挂号:19157416729
投诉电话:020-62875360
门诊时间:(8:00-18:00)
广州中医专家-消化脾胃科

